从生态环境保护到特色产业发展,从“奔格内”乡村旅游到“富美乡村”建设,从旅游扶贫开发到百姓幸福指数的提高…这几年,琼中县发展屡屡发生变化,让外界惊叹不已。最近,琼中县城营根的变化,又引来了社会各界的目光。让我们跟随着我台《琼中“蝶变”之路》系列报道,了解琼中县县城立面改造的蝶变路程。
在车水马龙的国道海榆中线琼中县城路段,颜色整齐划一的建筑立面成为新的风景线,商铺、酒店、宾馆、居民楼墙体换上了新装。经过前段时间的紧张施工,这一路段的沿街立面改造已接近尾声。随着琼中县县城立面改造的持续推进,既提升“颜值”又惠民,让县城一点点实现旧貌换新颜。
2014年底开始,琼中县委、县政府围绕“城景合一、产观一体、山水互动、黎苗风情、功能完善、绿色低碳”的生态县城建设理念,立足“山、水、城、林”色彩共融,启动了总长约5.58公里的县城街景立面改造工程,先后投入2.2亿元对县城道路、临街建筑及基础设施等进行改造。街道立面改造直接受益居民、商户665家。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县城便呈现出不同于白天的魅力。县城居民,感受着每到夜晚走出家门,映入眼帘的是山水环绕的城市新景。街道两旁高矮不一、形状各异的楼房在霓虹灯的装点下熠熠生辉;步行街上,马路两旁的路灯把街道照得透亮。不论是跳民族舞、健美操,大家都能顺利地找到自己的活动场地和团队,表演的忘情投入,观看的乐在其中,让市民充分感受城市文化的魅力。
在有限的空间里,为了融入更多的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便成了琼中县首当其冲的重要抓手。琼中县先后完成县城城北一、二横路,海榆中线琼中县城段改造等项目建设,修复人行道1.5余万平方米,“两纵四横”路网框架基本形成,累计新增公共绿地3.2余万平方米,生态湿地254亩,完成棚户区改造400户;实现车站、宾馆饭店、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主要乡村旅游点实现WIFI全覆盖。实施城市电缆光缆入地改造、污水管网升级改造等工程,推进市政路网、生态湿地公园二期、农贸市场改造、民族文化观、棚户区改造等一批项目,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市民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县城美了,市民乐了。经过街景里面改造,凸显出的特色产业生态小镇风貌,强化了县城辐射聚集能力,优化了招商引资环境,成功引入了万家惠超市、七天连锁酒店、长江村镇银行等一批省内外知名企业驻进琼中,有效带动了餐饮、住宿、旅游等第三服务产业的发展,全县旅游接待过夜人数增幅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南海网特约记者 林晓 甘姑 王伟 廖子斌 王小霏 琼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