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
椰视频
;
2009年10月19日 21:34 来源:南海网作者:吴侨宾 李晓梅 编辑:李成超
分享到:

  提起松辽平原上的大庆油田,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人物就是“铁人”王进喜,其实,1959年9月26日,从标志大庆油田发现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油井里喷射出的黑色油流背后,还有这么一群默默奉献的年轻人:他们率先走进莽莽的荒原,风餐露宿,每人扛着200余斤的电线,艰难地穿行在广袤的平原沼泽,进行物探普查,奋战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找寻着石油的踪迹,为大庆油田黑色油流的喷射奠定了重要基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便是当时国家地质部第二物探队。今年84岁的曲福生老人,就是当年第二物探队的一名技术负责人。10月16日下午,客居海南的地质专家曲老,向记者揭秘了当年找油过程,带我们走进了那激情燃烧无私奉献的岁月……

  人物简历:

  曲福生,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人,1926年出生,原国家地质矿产部东北石油地质局科技情报室主任,高级工程师。1954年,26岁时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是该校第一批学员。1955年至1964年期间在地质部第二物探队任工程师,带领野外分队在松辽平原进行石油物探普查中圈定了松辽盆地轮廓,参加两次找油大会战。1959年初首次提供了圈定中央凹陷区大庆长垣资料,在此基础上圈定了一系列局部构造,并于国庆十周年前夕在高台子构造上第一口钻井(即松基3井首次喷出工业油流),为进一步圈定大庆油田及松辽盆地其他油气田的开发奠定了基础。1982年获得国家颁发的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地球科学工作自然科学一等奖,他系地质部系统45名获奖科技人员之一。曾参与《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勘察与发现》、《松辽盆地石油天然气勘察史》等著作的编写和主编工作。

——《中国地质专家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