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千头万绪,面临诸多难题,琼中县主动适应农民需求,拓宽农民融资渠道,在全省率先尝试以农村房产权、林权抵押贷款,最大成效的唤醒了农村“沉睡”资本。为继续深化琼中农村金融改革,推广两权抵押贷款模式,促进全县农村金融改革发展,5月23日,琼中县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会议暨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培训班在琼中大礼堂召开。
会议围绕着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奖补实施明细,农民产权、林权抵押融资已推出方案和正在试点工作等内容,从改革理论、问题解析开展培训。琼中将在全县100个行政村建立金融服务工作室、征信体系建设工作,实现农村信用信息采集全覆盖等,鼓励银行机构面向农村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促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会议指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是缓解农民融资困难的现实要求,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针对农村信用贷款额度小、期限短、种类单一等问题,要结合实际,做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文章。建立完善农村涉农保险机制,探索开展“信贷+保险”的新型贷款模式,通过保险机制有效分散和降低涉农信贷风险,解决农户、企业后顾之忧,推进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基础,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突出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相对优势,切实做好“三个到位”,形成支农合力。
据了解,2015年琼中县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共办理“两权”抵押贷款205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790.8万元,有效解决了试点村农民生产发展资金不足、信用贷款额度小周期短等难题。已被列为“海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市县”和“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
南海网特约记者 林 晓 莫德锋 黄博阳 琼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