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昌江黎族自治县再度出现高温干旱天气,乌烈镇、海尾镇等几个距离石碌灌区较远的乡镇抗旱形势较为严峻。记者从乌烈镇了解到,乌烈镇党员干部坚持奋战在抗旱一线,奔走在田间地头帮助老百姓抗旱救灾,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精神。
记者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峨沟村的一片水稻田看到,由于持续性的高温干旱,近百亩早造的水稻由于缺水已临近绝收。部分村民正顶着烈日,用自家购买的小型柴油抽水机从乌烈支渠里抽水灌溉。
自三月中旬出现旱情以来,为了帮助村民度过旱灾,乌烈镇村两委干部全部取消双休日,吸取去年抗旱的经验,24小时不间断从大广坝干渠向各支渠、分渠抽水,分片、逐片进行灌溉,组织镇、村干部连夜值班,帮助群众值守斗门、巡查干支渠,保证有序、有度抗旱。对于部分远离干、支、分渠的下游地区,组织党员干部,发动群众进行抗旱生产自救,利用小型抽水机、水泵等水利设施、设备抽水灌溉,抗旱保收。
目前,昌江县受灾面积达2.18万亩,其中水田受灾面积为3500多亩。乌烈镇、海尾镇等几个距离石碌灌区较远的乡镇抗旱形势较为严峻。
南海网特约记者 符许尖 陈岚鹃 何国志 昌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