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海南省工信厅厅长丁尚清做客南海网新闻会客厅,围绕海南工业现状、项 目特点、解决天然气气荒等话题与广大网友展开交流。
工业增长势头强劲 投入比重偏小
丁尚清表示,在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影响下,海南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这一块一直 处在低迷的状态,工业显现出了一种抗风险的能力,呈现出比较强劲的发展势头。前年 海南省的工业增长值大约在16.8%,去年在整个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工业的增值也在 13.4%。那么从目前的工业项目上马的情况来看,预测在2012年工业依然有一个比较强劲 的增长势头。
从海南的工业来讲,十一五期间,增速应该算还是比较快的,平均年增速在15.9%, 全国的增速约13.8%,从增速来讲还是蛮快的,但从总量来讲还是比较小的,比重一直在 16%左右在徘徊。可以说,与较快的增速不相匹配的是,海南省对工业的投入明显不足。 从全国来讲,工业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在39%左右,而海南只是占15.9%。“投入比 例占得比较小,相对来讲产出比也会小。”丁尚清说。
加大投入改善投资环境 解决海南工业软肋
丁尚清认为,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一个合适的经济结构体来讲,在整个经济结构里 面工业占整个GDP的比重,就是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应该是在25%~30%左右。而要达 到这个比重,就必须加大工业的投入,加大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的建设力度 。
“招商引资的力度我们每年设定的目标是在1000亿,投入的规模恐怕在600~800亿 元,真正实际实现投资的规模要达到400亿左右。”丁尚清表示,工业的投入能够占整个 国际旅游岛投入的23%~25%左右,工业增加值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才可能达到25%左右。 “要把工业做成整个海南的重要经济支撑,那么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大投入。”
对于如何解决海南工业发展的软肋,丁尚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发展工业的基础 设施配套和服务设施配套问题,特别是园区配套。据了解,目前省内的工业园区基础设 施配套相对来讲比较滞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严重的投入不足,项目很难进入园区,进 入园区以后,不是缺水就是缺电,或者是缺天然气,对项目的整个建设影响比较大。
服务设施配套同样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有些项目进来了,但很难招到像样的人才、 员工,高水平、高素质的员工住不下来。“园区里面有大量的员工,这些人需要吃住消 费、医疗和文体娱乐活动,所以必须给他配套这样完善的设施,才能留住这些人员。那 么我们现在的工业园区来讲呢,这些设施还比较差。”
丁尚清认为,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以后,可以增强整个工业项目的承 载能力,因此各级政府要非常重要园区的建设,既要重视硬件的基础设施配套,同时也 要重视一些软件的配套,服务设施的配套,这些在实际中已经成为吸引工业项目的很重 要的一个环节。
第二个方面在要素保障方面。首先是电,从今年以及今后的发展情况来看,电力的 保障这块可能缺口比较大,这对整个工业的发展制约会比较大。第二点天然气依然比较 紧张,海南产的天然气留给自己可用的还是不够,按照工业未来发展的这种势头来看, 这一点的缺口还是比较大的。第三点人才、劳动力。对此丁尚清指出,一定要加大政策 扶持力度。
他表示,海南岛屿经济的特点,从要素运输这方面的成本相对于内陆地区是比较高 的,因此你要想吸引大量的工业项目到海南,形成工业投资的一个洼地,就需要适合工 业发展的一个扶持性的政策。一个是投资方面的政策,第二个就是财政政策,再一个就 是融资、信贷的政策,还有一些人才引进的扶持政策,第四个方面是要加大这种对项目和工业企业的跟踪服务的能力,工业项目利润都比较薄,它投入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收益的回报也拉得很长。
(南海网记者史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