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达芬奇家居再次发布公开信,对公众关心的诸多问题进行一一辩解。特别是针对已被曝光的“保税区一日游”问题,达芬奇家居承认,部分美式家具确实存在“在中国生产,出口至上海保税区后再进口”的问题。不过,达芬奇家居仍然强调:“保税区一日游模式可以减少物流成本,降低产品售价,最终获益的是中国消费者。”同时,达芬奇家居仍然坚称“意大利家居为原装进口”。不过事情发现到了这个地步,一封公开信就显得非常微乎其微了,它既不能让达芬奇把责任推卸干净,更无法平抑消费者的满腔怒火。昨天稍晚些时候,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一位资深律师向媒体证实,目前,该律所已召集到10余名上海地区的达芬奇家居消费者,初步计划在召集到20人左右时进行集体维权。如无意外,将以“伪造产地”和“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在本月底下月初提出诉讼。该律师表示,结合有关部门公布的相关事实和我国法律法规,达芬奇家居的伪劣产品销售额早已达到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标准。在目前召集的十余名消费者中,多数消费者购买了达芬奇旗下的意大利品牌家具,平均消费金额为100多万元,如果按此计算,征集到20多名消费者时,索赔金额至少为4000万元。而且这一金额只是初步预估,随时会有调整。与此同时,法律人士也提醒消费者,要尽量保留购买进口家具时的发票、付款凭证、宣传资料等材料,同时还要将商家的口头承诺转换为书面形式,并要求商家提供进关单,保留其复印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