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水系列调查一 小厂环伺的金牛湖 · 海口水系列调查五 臭名远扬的大同沟
· 海口水系列调查二 美丽不再的美舍河 · 海口水系列调查六 排污管“不通则痛”
· 海口水系列调查三 渐渐消失的鸭尾溪 · 海口水系列调查七 水务局细解治水难
· 海口水系列调查四 伤痕累累的红城湖 · 海口水系列调查八 海口治水人人有责
[视频]海口水调查六 排污网管“不通则痛”
一个城市的水系出了问题,久治不愈,肯定有比较特殊并且难以解决的困难。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城市排污网管的建设到底和海口湖溪河沟的污染有没有关联?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做了进一步的调查。
这里是海口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在这里,记者采访了厂长黄辉。
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厂长黄辉:“我们主要是服务于市中心一块,服务城区面积96平方公里,服务人口大概在100万人左右,日处理污水在30万吨左右。”
据了解,海口水污染难以整治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口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海口固有的排污管网不能跟上城市发展的排污需求;二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口多数老城区的排污并没有纳入城市规划,属于散乱的自由排放,许多污水直接排进了就近的湖溪河沟,没有进入海口市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着严重的排污管网不通的问题。
为了提高排污能力,海口市一方面正在加大旧城改造的力度,把不通的排污管网逐渐纳入全市排污管网系统;一方面白沙门污水处理厂也正在抓紧二期建设,这个项目是省、市“十一五”节能减排重点建设项目,一旦建成,海口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将由原来的日处理30万吨提高到日处理50万吨。
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努力和海口市民的积极配合,海口的城市水系将逐步变得通畅,湖溪河沟里的水也将变得越来越清。
南海网记者 王佳 毕克胜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