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
椰视频
;
2010年01月28日 14:59 来源:南海网作者:史莎 李庆芳 彭琳沁 宋俊颖 莫壮青 编辑:林妙展
分享到:

    如今,往海口的大街小巷上随便一站,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到处都是川流不息的车辆。近年来,海口的机动车保有量剧增。据调查,截止2009年10月,海口市机动车保有量高达301874辆,较2000年的1。5万辆翻了近12倍,而城市道路设计却没有及时跟上,由此产生的各种交通问题已成为最饱受百姓诟病的现象之一,更是与创建国际旅游岛的要求严重相悖。

关键词一:停车难!

    在今年的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将海口的交通问题归纳为静态和动态两类。所谓的静态交通问题即指停车难。

    政协委员:“车辆增加了,道路没有增加……造成了停车难”

    据了解,目前海口市内可用于平常泊车的地方有小区、商场、广场、地下车库和道路两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停车场所的车位还远不能满足现有的车辆数量,狂转圈子找不到地方停车的情况,大多数车主都曾经历过。

    而据政协委员代红的观察,即便是现有的解决方法中,也不乏不合理之处。

    如何解决海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代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二:坐车难

    同一个站台,记者数了一下,好家伙,8辆公交车都经过!这看起来似乎是好事,线路发达,城市不就该这样吗?但当四五辆公交车一起靠站下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重复串线对于本来就路面不宽的路段而言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与此相反的是,部分路线公交少得可怜,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司机不按规章行车也常常令乘客很受伤。

    公交不行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借助于另外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车。但是在海南,尤其是海口,出租车似乎成了一块永远的痛。

    下午5点半左右,记者在海口红城湖路上试图拦一辆出租车,遗憾的是,半个小时过去了,记者依然站在原地。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赶到高峰时期换班加气?记者在一处加油站采访了几名出租车司机。
与打车难相映成趣的,是活跃于海口街头的摩的,热心的摩的司机在做生意上不光更好说话,而且可以“灵活”行驶。尽管很多人都意识到这种交通工具的危险系数很高,但仍会觉得生活在海口少不了它们。

    这段时间,海口开始大力禁摩,但很快,电的又紧随其后跑出来了,这是南海网记者暗访到的画面。

    这些现象或许恰恰是从侧面反映了海口公共交通体系存在的诸多弊病。

关键词三:行车难

    初来海口的人,都会被海口的行车“特色”所困惑。绕一圈,在转弯匝道掉个头再开回来,多处路段长期形成“断头路”,而在城市商网密集区域内,却有数百个不应打开的路口,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在城市道路建设上,由于过多考虑机动车行驶需求,许多道路没有设置非机动车道,导致车辆行驶混乱。交通管理及法制宣传上的薄弱,又使得斑马线一再成为死亡线。

    对此,代红委员表示,希望政府能多做规划,把路面腾让出来,让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让想泊车的有地方停,让海口交通慢慢顺畅起来。

    南海网记者 史莎 李庆芳 实习记者 彭琳沁 宋俊颖 莫壮青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