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消息传来,琼岛沸腾,各界专家、市民、网民欢欣鼓舞,纷纷献计献策。
其中,土地是项目落户的基础,土地利用规划则是供地的依据。为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
5日下午,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学习座谈《意见》,研究贯彻《意见》的具体措施。该厅厅长严之尧表示,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国际旅游岛的实施规划就会受到制约,因此调整供地政策,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然而,良好的生态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础,国土环境资源管理部门将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原则,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更加严格的生态环保标准,严把项目环评关,发挥环保“过滤器”作用,杜绝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落户海南。同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流域和担负饮用水集中供水任务水库的水污染防治。
为配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前段时间该厅启动了有关环保和生态省的几个专题研究,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海南生态补偿的力度,加强生态保护,让海南的树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记者了解到,该厅为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加快推进海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近日,该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复。国土部门将严格实施该规划,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统筹和保障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各类用地需求。
南海网记者 刘跃庆 实习记者 陈丽娜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