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平时喜欢收藏一些古玩,前两天去澄迈“淘宝”时,卖家找给他几十元零钱,周先生忽然发现,其中有两张不大对劲儿。
两张奇怪的纸币均为面额10元的第四套人民币,海口市古玩学会钱币鉴定专家欧先生见到后也连连称奇,他解释说,多出的那一角行话叫“福耳”,并且由于折叠的原因,部分图案也没有印上去,这叫做“折白”。“福耳”“折白”同时出现在一张人民币上,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可是,它们的价值究竟有多高,起码得建立在是真币的基础上。于是记者陪同当事人来到了附近的一家农业银行,工作人员看了两下说,可能是假的。
这下不但周先生不乐意,钱币鉴定专家欧先生也不高兴了,我们只好又来到另外一家建设银行。
记者只好寄希望于中国人民银行给一个明确的答复,不巧的是专家正好出差,而且此时两位当事人也犯了嘀咕:万一银行误判为假币没收,那损失可就大了。看来这鉴定的事儿只好作罢,不过欧先生却坚信自己的判断。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一张钱币出厂必须经过7道关卡严格检验,检验出的错币全部封存,流通到市场上的概率微乎其微,这也是所谓“错币”受追捧的原因。不过,收藏爱好者们还是要小心谨慎。
南海网实习记者 王晋 莫壮青 宋俊颖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