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6岁的孙达华成为国营南海农场从当地农村招收的第一批职工。
“那个时候啊,我们到处开荒干活,一个月可挣到26元的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绰绰有余。”现今已92岁高龄的孙达华回忆说。
而到了2016年,儿子孙家强也是南海农场的一名职工,拼死拼活干上一个月,挣到的工资只有700多元,缴完社保所剩无几。
万物生长,离不开土地。在海南岛,农垦拥有全岛1/5土地、1/10人口,但受制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产业散弱等因素,土地经济效益逐年下降,基层职工收入难以提高。
去年7月,海南农垦选择东昌农场为农业用地规范管理试点。今年7月,凭借在东昌农场试点摸索出的一套改革经验,农垦将农业用地规范管理又推广到了20个农场,并于今年11月底推广至全垦区。
这一席卷全垦区的农业用地土地清理规范战役,是农垦滞后的土地管理体制真正的变革之战,最终目的是唤醒“沉睡”中的土地资源,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