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断绝母女关系,怎样才能断绝?”近日,海南媒体接到了一名妇女带着哭腔的求助电话。那么,这个家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能让一个母亲如此狠心呢?
原来,这名既伤心又生气的母亲,是来自海南琼海市的刘女士,她的女儿高小丽自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长辈的纵容让她养成了乱花钱的恶习,。据刘女士称,在初中、高中阶段,小丽除了自己乱借钱消费外,还帮他人担保借高利贷。结果借贷人跑了,催款的就找她追讨。在此期间,家中把积蓄拿出来,帮她还了多达9万多元欠款。
高中毕业后,小丽考上了一所河南的二本院校,捉襟见肘的父母又申请助学贷款让小丽顺利的读上了大学。然而,女儿疯狂的借贷却并没有就此停止。从2015年7月份开始,刘女士就陆续接到催讨高小丽欠款的电话。刘女士一开始问女儿借钱做什么用了,高小丽还说得有理有据,“在学校与同学合租铺面做生意,卖化妆品。”“身份证丢了,被他人冒名贷款了”等理由。具体借了多少钱,刘女士从来都没问清楚过,但她接到催款电话是一个接一个,越来越频繁。
直到这几天,马上就要开学返校的小丽竟然又被人追债到了家里,三名网贷公司的男子上门来催讨高小丽在学校期间所借的6000多元欠款。至于高小丽在学校期间究竟借了多少钱?又做什么用了?刘女士怎么问都问不出来。但从上门来催款的人口中得知,高小丽在外面的欠款,除了两家网贷平台可查阅到一万多元外,在学校还有多笔高利贷纠纷,金额高达10多万元。由于高小丽不肯与父母沟通,她具体还有多少欠款,只有高小丽本人最清楚。随后,媒体几次与高小丽通电话欲采访她,均被她拒绝。
对此,有心理咨询师表示,高小丽这种状态应当尽快进行心理疏导,其性格和行为已经出现了偏差,如果不及时疏导,会给她造成更大的影响。而律师则指出,大学生在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下发生的借款行为,因是用于自己开销,与家庭没有关系,其家庭成员没有义务偿还学生的个人借贷款。因此,大学生私自发生的借贷行为要自己承担责任。(贺梦遥)